《绛桃春晴》 绛桃春晴 第1节 绛桃春晴 本书作者:尔屿 本书简介: 【正文完结,番外缘更】寄人篱下假千金x清冷高岭花 谢行之也没想到,他会栽在一个姑娘家身上两次。 府上接回来位表姑娘,寄人篱下的她安分乖巧,时间一长,颇得几位长辈喜欢。 只有谢行之知道,众人眼中乖顺的表妹,在他梦里是如何的不安分。 纤纤手臂缠他颈,寻了机会就往他怀里钻,贴他,亲他,乱他心神。 梦中如此,白日里表妹更是削尖脑袋往他身边凑 然而就是表妹这一次次的接近,让他逐渐生了不一样的心思,想一尝禁果…… 月吟是接回侯府的假千金,冒名顶替另有苦衷。 为防身份败露后无人庇护,她将目光投到极有威望的世子谢行之身上。 然而她刚起心思,端方矜冷的男子在她梦中变得孟浪放荡,判若两人。 她仿佛成了世子表哥的玩物。 月吟怕了,收起心思,白日里对世子表哥避之若浼。 可这时世子表哥对她步步紧逼,看她的眼神灼热得让她害怕。 直到一日,月吟发现两人做了同样的梦…… 谢行之垂眸看她,“表妹避我?可梦里不是你凑上来的吗?” 月吟腿一软,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吗 府上众人都在猜表姑娘会许给哪位少爷,殊不知那有求于人的娇弱表姑娘,常宿在世子房中。 夜阑人静时,总能听到表姑娘娇滴滴的哭声。 sc,共梦; 封面:十里长欢瑞斯 内容标签:宫廷侯爵近水楼台 甜文 腹黑 真假千金 主角视角:月吟,谢行之 其它:下本开《金殿玉阙》求收藏~ 一句话简介:高岭之花为爱发疯吃醋 立意:克服困难,迎接美好生活 第1章 阴霾的云团散去了。 绵绵春雨方才停歇,苍翠欲滴的竹叶尖还淌着水珠。微风摇动,莹润的水珠砸落亭外水缸,泛起一圈涟漪,惊得水缸中的鱼儿潜藏进了睡莲叶底。 雨后连空气都萦着湿冷的濡意,这确实不是出游的好时段。 然而竹林深处,八角亭中年轻的男子正在抚琴,目光却凝在伴随琴声翩翩起舞的少女身上。 少女身姿曼妙,紫色纱裙飘扬,玉肌莹白如冰雪,宛如潋滟水池上采莲的仙女,凌波而舞。 悠扬的琴声戛然而止,少女也停了动作,愕然片刻后拎着裙裾,朝他缓缓走来。 紫色裙裾逶迤,未穿绫袜的玉足若隐若现,纤细脚踝上系的红绳更衬雪肌。 少女袅袅婷婷,跪在蒲团上,逶迤在地的裙裾遮住莹白双足,一双柔软白皙的手掌搭在他膝上,抬头而望,那妩媚的眸光似化不开的柔情,涟涟生波,惹人心绪微荡。 少女白皙的额上渗出层薄汗,红唇轻喘,芙蓉娇颜,尽态极妍。不得不承认,她生得极美,是个妩媚祸水。 鸦青色长发尚未绾起,发尾顺着盈盈细腰倾落,垂在他不染纤尘的白衣上。 儒雅端坐的男子拨开那乌发,露出少女如霜欺雪的玉颈,温热的指腹便停在后颈,似要推开她。 “公子,你是喜欢的。” 少女伏在他膝上,眸光潋滟,嗓音黏腻得宛如刚停歇的绵绵春雨。 他不言,目光逡巡在她娇妍的面容上,又一寸一寸挪动,凝在她莹白耀眼的纤颈上。 紫色裙袍宽松,她肩头微动,衣袍滑落至腰间,纤薄的肩比雪还白。 背上的蝴蝶骨似玉蝶扇动翅膀,欲挣脱小衣系带的束缚。 少女握住他搭载琴弦上修长的手指,忽地探起身子,毫无征兆地吻上他唇。 紫裙逶迤交缠,春光旖旎。 风动吹罗裙,好来撩人心。 “咔哒”一声,琴弦骤断 谢行之也从梦中醒来。 此刻已是天光大亮,入眼便是头顶的素色罗帐。 不是后院竹林,也没有那常来梦里的少女。 谢行之阖眼,修长的两指重重地捏了捏眉心,可那馨香犹在。 不,他不喜欢。 是她常入梦中,乱他心神。 是个有手段的女子。 谢行之起身,去桌边倒了杯水。 壶中的水早已凉透,却是正好。 大抵是屋子里有了动静,外面守着的正德低声问道:“世子,您醒了?可准备洗漱了?” “进。” 谢行之放下空杯。 话音刚落,正德推门而入,身后紧跟着端了热水以供洗漱的小厮。 谢行之凝了一眼,却道:“备水,沐浴。” 嗓音尚能听出些许喑哑。 正德尚未细想便被这突如其来的吩咐弄得微愣。世子昨夜在大理寺审理案子,夜半过后才回府,虽然时辰已晚,但素来爱干净的世子还是沐浴后才歇息的。 昨夜刚洗了,怎么今早又洗? 小厮去厨房备水,这厢谢行之已走到一旁,拿香匙一拨,铜兽香炉中恼人的袅袅轻烟至此终中断。 室内浓郁的熏香随风减淡。 “几时了?” 谢行之去架子边净手,一根根将手洗干净。 “临近辰时三刻。” 正德顿了顿,看眼自家世子冷峻的面庞,又说到:“表姑娘昨日入府的时候,世子不在府上,夫人说,毕竟表姑娘住在咱大房,抬头不见低头见,还是得让表姑娘见见您。” 表妹? 那从扬州接回来给祖母冲喜的表妹? 谢行之眉心微动,濯手的动作停顿下来,水波微荡。 温热的水在手心漾开,又穿过修长指尖,尤似梦中少女的抓握。 谢行之烦躁地拧眉,手离了盆,从正德手里拿过锦帕擦拭。 室中气氛极低,正德没敢再提,低眉顺眼去了净室备水。 大抵是……世子也不喜表姑娘? 也对,世子常伴老夫人左右,温润孝顺,是老夫人最得意的孙儿。表姑娘那庶出的母亲,当年做出那样的事情,让定远侯府颜面扫地,生生将老夫人气病了大半月。 自那件事后,定远侯府便和表姑娘母亲断了关系,如今将表姑娘接回府,难免旧事重提,京城的世家贵族恐怕又会在背后议论。 风吹梨花落,遥知不是雪。 此刻,院子里两名婆子拿着扫帚,正凑在一起说闲话。 “得亏我们在定远侯府的日子久,知晓些辛密。我敢打赌,那从扬州来的表姑娘在咱们侯府待不过一个月。等老夫人平安醒来后,也许是翌日,这表姑娘就会被送回去。” 另一婆子点头,附和道:“可不是,表姑娘如今有十六岁了吧,老夫人也有十七年没和五姑娘有往来了,如今这t咱们侯府里怕是没人待见表姑娘,估摸着都想快些将她打发走,省得看着闹心。” “里头那位还以为是被接回来享福的,”婆子讥笑道:“倘若不是老夫人昏迷不醒,又恰好表姑娘的八字好,众人实在没辙才把人从扬州接了回来。” “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,更何况她摊上那么一个娘。你看她穿得寒酸,估摸着在扬州那边是受苛待的份。” 月吟正欲出门,便听见院中的两名婆子在说闲话,脸上的窘迫被逐渐被愠色代替。 胡说八道! 她昨日一身行头,是柳婉星年初选给她的新衣,一点也不寒酸。 柳婉星便是定远侯派人从扬州接回来的表姑娘。 然而定远侯府所有人都没想到,他们千里迢迢接回来的人,是个冒牌货。 她不是侯府接回来表姑娘。 真的表姑娘,再也回不来了。 “就连她如今住的阁楼,也是大师算好了的。她那命格最适合住在老夫人院落的东北方向皎月阁。这不,大夫人便将空闲的阁楼收拾出来,给她暂住。” 婆子说着,抬头往阁楼上看,正巧与听闲话的月吟打了个照面。 两名婆子吓得脸都白了,忙低头,拿着扫帚分散开来,心虚地低头干活。 绛桃春晴 第2节 “走吧,去老夫人屋里伺候着。” 月吟像是没听见一样,对身后的丫鬟说道。 月吟拢了拢披风,神色淡淡地从阁楼上下来,行至那说得最欢的婆子身旁,她脚步慢了下来,目光一直凝着那婆子,不再是寄人篱下的怯懦模样。 谁也不能说柳婉星的坏话,也不可以嚼伯母的舌根。 不可以。 气氛骤降,那婆子闷头干活,丝毫不敢抬眼。 须臾后,待这颇沉的气氛散后,那婆子松了气,额上已渗了层薄汗。 月吟出了皎月阁,往老夫人院中去。 丫鬟玉瓶低声絮絮道:“早知是来冲喜的,当初在扬州时,咱们就不该认下这身份,让他们败兴而归。” 玉瓶是跟着月吟从扬州来的,是柳婉星的贴身丫鬟。 路上没有旁人,声音虽小,但月吟还是听见了。 她顿住脚步,回头看眼玉瓶,坚定说道:“谁说会被赶走?我这扬州来的表姑娘,偏会久留定远侯府。” “他们看中了姐姐的命格,我看中了定远侯的威望权势。” 你来我往,各取所需罢了。 月吟不是柳家人,与定远侯谢氏门阀也毫无干系。 但自从四岁那年父亲去世后,她孤苦无依,便被柳婉星母亲收养在膝下,与柳婉星一起长大。姐妹二人情谊颇深。 好景不长,柳婉星母亲去世后,本就受宠的妾室,仗着生了柳家生了长子以及柳老夫人的偏心更是越发张狂,时常苛待柳婉星。 今年二月初,那是柳婉星头七的第三日,定远侯府突然来了两名男子,奉命接柳婉星回定远侯府、外祖母家。 可柳婉星早就溺水而亡,爹不疼娘又亡祖母嫌厌的嫡女,死了便死了,恰逢柳家那段时间不便传出丧事,柳父随即决定秘不发丧。 从京城来的男子并不知晓柳婉星去世,还大有不接到人不罢休的架势,柳父明显焦灼不安。 月吟对柳父道:“伯父不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吗?伯母是老侯爷的五女儿,这血缘关系是斩不断的,攀上定远侯这高枝,伯父在官场上还愁没有人帮扶吗?我是伯母带大的,与婉星年纪相仿,况且没有谁比我更清楚定远侯府的事情,至少能应付自如,不会轻易穿帮。” “我入定远侯府后,自是会在侯爷跟前,帮伯父的。” 就这样,月吟带着两名丫鬟,跟随来接人的俩男子踏上了去京城的路…… 三月寒风料峭,吹乱月吟发丝,一片梨花随风飘落她衣袖。 她敛了思绪,垂下眼睑,掸走那片梨花。 这梨花,是从不远处的梨林飘来的。而那梨林幽静处,住的是定远侯世子。 那位极有威望、清风霁月的男子。 月吟昨日辰时才入的定远侯府,本以为会是祖孙阔别重逢泪眼婆娑的场景,哪知等着她的是道士做法。 老夫人久病,卧床不醒,定远侯府众人寄希望于柳婉星的命格冲喜。 月吟按照道士的指示,拿着桃木剑在屋外走一圈,又跨了火盆,最后才入的老夫人寝屋。 一进屋便是浓郁的药味,老夫人躺在床上不省人事,原本富态的脸颊凹陷下去,脸上失了血色紫白紫白的。 可怕。 晚些时候,月吟拜见府中长辈时,长辈们的态度不冷不热,更是让她觉得在府中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。 倘若哪日身份泄露或是被送回扬州去…… 绝不可以! 月吟回了神,凝着梨林中寂静的院落,若有所思。 听说定远侯世子兰芝玉树,极具威望。 近水楼台先得月,若是能诱他动心,得他的庇护,兴许事情还有转机。 淳化堂。 虽说老夫人屋中不缺伺候的人,但月吟一大早就主动来了。 寄人篱下的日子,月吟过了十二年,太明白该如何做才能讨得长辈欢心,如何在府中有片立足之地。 如今老夫人尚未醒来,她只需在老夫人院中混个眼熟,看似尽心尽力在一边伺候,让府上长辈觉得她是个安分乖巧、孝顺的人。 许是老夫人身边的管事嬷嬷念着几分亲情,待她还算和善客气。 待了有一个多时辰,月吟总感觉老夫人屋子里有什么地方不对劲,但一时间又不知从何说起。 正当她凝着床上的老夫人细想时,一阵问安声传入她耳中,将她思绪拉了回来。 定远侯世子来了。 月吟心里暗暗窃喜,她没主动去寻世子,是他凑来她眼前的。 她起身,不动声色理了理裙裾,落落大方站好。 今日这身紫色襦裙,倒是更显她肌肤胜雪。 男子玉冠高束,一袭墨绿色窄袖衣裳,气宇轩昂,斯文端正。 衣上印着的修竹青叶,倒显得他好似从竹林深处走来的清冷谪仙,让人生畏,不敢指染玷污。 四目相对,月吟却见那清风霁月的男子眉头轻蹙,沉沉的目光看向她,似是不喜。 月吟忙敛了视线,低头往前去,与他隔了不远不近的距离,乖顺福身道:“大表哥万福金安,我是侯爷派人从扬州接回的,您的表妹,姓柳,名婉星。” 又觉今日相见有些突兀,月吟补充道:“外祖母久病不醒,婉星放心不下,便来陪着。” 男子长身而立,仪态偏偏,拱手道:“谢澄,字行之。” 声线清冷,一如他整个人矜贵不可攀。 谢行之话毕,未曾再看过她一眼,单手负后便朝老夫人床边去。 冷漠疏离,似竹叶上尚未化去的凛寒雪霜。 仿佛适才只是出于涵养罢了。 两人擦肩而过时,谢行之身上的清冽的檀香味飘来,月吟一愣。 她终于知道哪里不对劲了! 是香! 屋子里的熏香味道好像不对! 老夫人床边柜子上,铜兆祥纹熏炉中燃着香料,轻烟袅袅升起,弥散在屋中。 月吟有意识地闻了闻,确认无疑后,双瞳骤缩,愣怔在原地。 这熟悉的香味,她永远记得。 满心都是熏香的不对劲,月吟跟在谢行之身后,目光紧紧盯着缕缕轻烟,步子比平常大了些,想尽快去到那熏炉边。 然而刚走几步,前面的男子突然停住脚步,侧身凝她一眼。 月吟猝不及防,待回过神来时,谢行之已经近在咫尺。 高大的身影将她罩住,他乌沉沉的视线凝着她,月吟心下一惊,被吓得步子退后,可这一退,不慎踩到紫色裙摆,整个身子不受控制往后倒。她本能地伸手,想去抓握东西稳住身子,眼瞧着要抓到谢行之衣袖时,男子欲往后退。 她却先一步抓住谢行之手。 借着力,她身子往前倾去。 可月吟稳住身子后,才发现差点撞进了谢行之怀中,鼻尖萦满男子身上清冽的檀香味,她脸霎时通红,忙推开谢行之。 谢行之唇瓣紧抿,脸色沉了下来,皱了下眉,厌嫌似地往后退了一步,拉开两人之间的距离。 月吟几乎是察觉到屋中众人投来视线的同时,窘迫地急急解释说道:“熏香!熏香好像有问题。” 月吟低头越过谢行之,直奔床头柜,指着铜兆祥纹熏炉,但又不敢把话说太绝对,“熏炉的香料中,应该还夹着其他香。” 谢行之端端站在一旁,负手于后,另一只手则置于腹前,沉眼看着熏炉。 月吟打谢行之主意不假,但她没有傻到在众目睽睽下对他投怀送抱。 这厢解释完后熏香,她对谢行之欠了欠身,道:“适才我想着这事,一时不察才冒犯了大表哥,大表哥莫怪。” 谢行之极轻地笑了一声。 嗓音如春水般柔,这般故作娇柔,倒和梦中如出一辙。 第2章 淳化堂,院中几棵梨花下。 “熏炉里的香料有问题,除了外祖母惯用的香料外,定然是在其中掺杂了其他东西t,那东西不能多闻!” 月吟说着,只见离她数步之遥的谢行之神色凛然,似在思索,那紧抿的唇无不透着一丝疏离感。 大抵是适才她的冒犯已经给谢行之留了不好的印象,他是不是连带着对她的话也有了存疑? 月吟自知她在这侯府中是不待见的,自然是没有人相信她毫无证据的话。 她心中蔓生出来的微微雀跃渐渐消失,眼底也随之黯淡下来。她看着谢行之,认真说道:“我并非是为冒犯大表哥开脱而随口胡诌的。” 谢行之目光冷淡,沉声问道:“表妹从何得知,那香料有问题?” 月吟唇张开又合上,静默片刻后,不可避免地说起往事,“我有位伯母,当年伯母小产过后身子虚弱,尽管伯母每天都在喝调理的补药,可是身子却越发孱弱,没过几月就病故了。” 往事如潮水般涌来,月吟眼睛酸涩,声音也有几分哽咽,“明明大夫都说,伯母只要好好养着,身子就一定能好起来,可她最后还是去了。定然是其中某个环节出来问题,否则为何如此?” 她咽了咽嗓子,道:“伯母的药,是姐姐守着熬的,也是姐姐亲自喂的,问题绝非出在药上。后来细想,我才恍然大悟,伯母屋子里的熏香,仔细闻,能闻出与平常不同,似乎夹杂着其他味道,很细微的味道,不易察觉。那段时间,我常去伯母屋中,那里除了熏香味道,一切如常。” 话至此处,月吟顿住了。 她想着这以后的事情,忽地悲愤交加,甚至连身子也有几分颤抖,眼眶中不知不觉间已蓄满了泪,白皙的面庞淌着泪珠,模糊的眼睛里看什么都是模糊的,包括那矜贵男子。 月吟去袖中拿锦帕,才想起她的锦帕在伺候老夫人喝药时弄脏了,不在身边,而玉瓶玉盏两个丫鬟被留在了屋中。 不想让谢行之看见她这副狼狈模样,月吟侧过身去,试图用手掌掩住面庞。 纤薄的肩膀抖动,低低的啜泣声从掩面的掌中传出。 绛桃春晴 第3节 侯府上上下下都不待见柳伯母,倘若她以柳婉星的身份道出那被害之人正是柳伯母,这侯府里的人如何看待? 怕是会奚笑,会看戏。 “擦擦吧。” 淡淡的檀香味传来,谢行之的声音跟着传入她耳中,语气是一贯的冷沉,让人听不出什么情绪来。 眼前是他叠好递过来的靛蓝色帕子,月吟愣怔,接过道:“谢谢大表哥。” 帕子柔软,染了他身上清冽的檀香味道。 月吟拭去泪水,眼眶是刚哭过的红,白皙的面庞多了几分娇柔的感觉。 收拾好情绪,月吟捏着帕子,看向梨花树下长身玉立的谢行之,“帕子脏了,待我洗干净再还给大表哥。” 谢行之微敛了下眉,这身紫色衣裙倒是比梦中的规矩。 他唇动了动,正欲说话,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。 “世子,查出来了,熏香确实有问题。” 院中石子路上,正德急匆匆小跑过来,“人已经被带去了正堂。” 花枝绿叶垂落间,谢行之长腿一迈,大步流星越过月吟。 衣袍掠过间,带着阵冷冽的风,繁花缀满的枝头飘落几片花瓣。 月吟转身,跟上谢行之脚步,往淳化堂的正堂去。 正堂。 跪在地上的丫鬟约莫十八九岁,头没有低下,反而是抬起来的,眼里带着愤恨,似乎并没有因为被揭发大祸临头的惧怕。 谢行之踏入正堂,站着的仆人眼观鼻鼻观心,各个不敢吱声。 一时间,正堂中的气压极低。 月吟站在一旁,等着一个结果,她迫切地想要知道那害人的毒香究竟什么! 她是在柳伯母去世后才恍然发现熏香的问题。 柳伯母小产养身子那段时间有人在熏香香料上动了手脚,然而这个时候已经晚了,什么都查不到。 谢行之坐下,长指理了理衣摆,冷沉的目光扫向那高抬着头的丫鬟。 丫鬟到底还是怕的,气焰明显弱了几分,低头避开谢行之投来的目光。 谢行之凝着跪地的丫鬟,声色俱厉地审问道:“熏炉里掺的何物?从何而来!” 丫鬟被吓得肩头微颤,自知此厢事情暴露,再怎么狡辩也不可能改变处境,但她咽不下这口气,分明一切都在计划中,只需再多些时日,等日子再久一点,老夫人就彻底没救了! 都怪她! 不该出现的劳什子表姑娘。 前一刻还是谢行之在盘问,后一刻丫鬟便忽地拔下头上的钗子,起身直奔侧前方站着的月吟刺去。 众人猝不及防,连月吟也是。她心下一惊,吓得脸霎时白了,两人之间的距离又近,她本能地往旁边躲开,同时伸出手去挡。 倏地,茶盖飞来,打在丫鬟手腕上 钗子落地,紧接着是茶盖摔碎的清脆声音。 “正德!” 谢行之怒而喊道。 几乎是那丫鬟起身直愣愣朝月吟刺去的同时,正德便已经有了动作,只不过他在谢行之左边站着,隔月吟有些远。 这厢,谢行之话音刚落,正德就擒住了那丫鬟。他反剪住丫鬟,膝盖顶了顶丫鬟后膝,按她肩头跪在地上。 丫鬟计划失败,气得对月吟破口大骂,“都是你!都是你这不该出现的劳什子表姑娘!你坏我的事,你该死!” 老夫人身边的管事林嬷嬷一巴掌扇过去,怒道:“混账东西!老夫人平日里待你不薄,你个白眼狼,竟动了加害老夫人的歹心!” 丫鬟淬了一口血,愤恨又不屑,“待我不薄?害我没了娘和弟弟,这便是待我不薄?!” “我娘是老夫人院子里的二等丫鬟,一直以来都尽心尽力伺候着,但因为偷窃钱财给重病的弟弟治病,被老夫人发现后仗打。娘伤得重,没过几日就死了。后来,弟弟也因为没钱治病,病死了。一件首饰而已,老夫人是缺这一件首饰的人吗?她就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?!倘若不是她的狠心,我娘和弟弟也不会死。” 那丫鬟还想说什么,谢行之冷言打断道:“歪理。” 因那件首饰对老夫人有特别的意义,故而林嬷嬷有印象,“偷什么不好,偏偷那首饰,那首饰虽不起眼,但却是五……”姑娘 意识到表姑娘在场,林嬷嬷突然停住了,没再往下详说。 她还未说出口的五姑娘,正是表姑娘的母亲,侯府那庶出,后又断绝往来的姑娘。 谢行之起身,来到那丫鬟跟前,居高临下地睨着那丫鬟,那双深如寒潭的眼,带着几分凶意,“下的什么药?” 丫鬟缄口不言。 堂中气氛更加凝重。 谢行之唇勾了勾,淡声说道:“大理寺里,有让你开口的法子。” 丫鬟身形轻颤,愕然僵住。 谢行之颔首,在短瞬的静默以后,一字一顿道:“正德,押回大理寺,我亲自审。” 惊魂刚定的月吟倏地抬头,看向谢行之。 押回?亲自审? 谢行之莫不是在大理寺任职? 她眼里顿时燃了一抹光亮。 丫鬟被正德押解着往外拖走,那股子理直气壮的劲全然没了,脸色煞白,“赤日蛊藤!” 那丫鬟被带走了,月吟回了皎月阁,心事重重。 赤日蛊藤,燃香为毒。 月吟在纸上写下这八个大字,拿起来看了又看,待墨迹干后,她从箱子里拿了个匣子出来,把那张纸放进匣中。 匣子上了锁,月吟又将它放箱子最里层,小心翼翼藏好,彷佛这匣子里装的是什么极其珍贵的东西。 玉瓶跟在月吟后面,欢喜道:“姑娘,咱们已经知道害死夫人的是什么了,等老夫人醒来,定会为夫人主持公道。” 月吟坐在蒲团上,理了理裙摆,摇头道:“现在还不是时候。仆人偷盗,主家责罚再正常不过,但一件首饰,老夫人便重罚,可见老夫人的苛责。伯母早年间与侯府断了关系,且还是庶出,如见老夫人恐怕不会念着这份极薄的情分。” 月吟理着衣袖,提壶倒茶,余光落到桌上那靛蓝色锦帕时,顿了顿,若有所思。 “玉盏。” 月吟唤了一声,示意她附耳过来。 玉盏得了吩咐,点头出了屋子。 …… 晚些时候,月吟已将谢行之那靛蓝色锦帕洗干净。 洗掉了清冽的檀香味,熏的香则是她平日里常用的。 一缕淡香,若有若无。 然而,月吟却将烘干的锦帕随意搁在一边。 玉瓶有些不解,垂眼看向锦帕。 月吟瞧出她的疑惑,轻呷一口茶,笑了笑解释道:“我需要在侯府立足,用‘表姑娘’的身份得到老夫人的疼爱,之后才好办那件事。为防在此之前横生变故,我必须寻个有威望的人庇护,谢行之便是这个有威望的人,并且他是大理寺少卿,这对我们日后要办的那件事大有益处。” 玉瓶被这一点拨,恍然大悟,“姑娘,我明白了!姑娘打算利用世子来……” 正说着,玉盏推开房门,进屋通禀道t:“姑娘,世子刚回鹫梧院。” “正好,锦帕也干了。” 月吟放下茶杯,这才悠然拿起那帕子,准备去鹫梧院找谢行之。 第3章 月吟并没有立刻去找谢行之,而是等了有一阵才出现在鹫梧院。 锦帕当日便还,未免太急,心思略显明显,她便临时换成了还没送出去的见面礼。 锦帕,等明日去时再还。 已是黄昏时分,细柳低垂,嫩黄如金,梨花压满枝头仙姿如雪,摇摇欲坠,主道掩映在这盈盈春色中。 清风吹散梨花,裹着纷飞的柳絮,往静谧又清冷的院中去。 冷香浮动,月吟仿佛已经看见那清冷儒雅的男子站于簇簇繁花下。 刚踏足鹫梧院,那花枝掩映间,蓦地传来一阵栗栗危惧的哭喊告饶声,“世子饶命!求世子开恩,奴婢以后再也不敢了!奴婢鬼迷心窍……世子饶命呐……” 两名小厮拖拽着名泪眼惶恐的丫鬟从鹫梧院出来。那丫鬟手指滴着血,浅色裙裾染了血,她从鹫梧院出来,所过之处便留了血迹,面色煞白的她回头望着越来越远的屋子,撕心裂肺地告饶。 正德跟在后面,对那些居心不轨的丫鬟嗤之以鼻,“再喊!惊恼了世子,可不是发去庄子这般简单!” “表姑娘安。” 看见月吟,正德迎了过来,简明扼要解释道:“这丫鬟心思不端,妄想攀高枝。” 月吟本就被那丫鬟血淋淋的模样吓住了,待看清那丫鬟是她阁中、大夫人拨给她的粗使丫鬟后,她更是色如白灰,僵在原处。 莫说是侯府这类勋贵人家,就算是在小门小户的柳家,对心思不端的奴仆也是严惩。 谢行之会不会认为丫鬟是她派来的? 正德自然是瞧见了月吟这模样,道:“表姑娘莫怕,世子对人对事最讲证据,不会无端猜疑。” 话毕,正德催促小厮道:“拖走,莫污了表姑娘的眼。” 俩小厮拖走那丫鬟,飘落地上的雪白梨花染了血迹,红得人心惊胆颤。 正德问道:“表姑娘是来找世子?不巧,世子在沐浴。” 月吟面色渐渐恢复,点头道:“不是什么要紧事,如今天色渐黑,既然大表哥在沐浴,我便不打扰了。” 她从玉盏手里拿过木盒,“昨夜团圆饭上,大表哥公务繁忙,我不曾见到,是以这份见面礼没能亲自送到大表哥手上,烦请代为转交。” 绛桃春晴 第4节 正德双手接过,礼貌浅笑回道:“表姑娘言重。” 月吟淡淡笑笑,趁着说话的间档,以极快的速度扫了眼鹫梧院院落的布置。 余光落到远处参差梨树间那高耸的菩提树时,她眸中划过一抹亮色。 敛了心神,月吟若无其事地领着随行的玉瓶玉盏回了皎月阁。 皎皎梨花下,那抹紫色倩影渐行渐远,直到全然消失,谢行之才敛了视线,脸色微沉。 春风拂动,片片梨花纷飞,那裹着梨花花瓣的春风团团而上,似双不知分寸的手,正撩动少女紫色裙摆。 少女肤凝如雪,面色煞白,像是被什么东西吓着了,眼底露出一抹骇惧,任由裙摆被风吹乱也无暇整理。 这身紫色衣裙倒是比梦中的规矩。 不过人,不规矩,不安分。 谢行之沐浴出来,换了件素色浅衣,长身而立,挺拔如松。 眉目疏冷,衣摆如流云,浅色衣裳更衬他的温润儒雅,端方君子似皎皎明月,矜贵出尘。 正德拿来木盒进来,说了来历,等着世子发话,“还是放库房吗?” 其实平日里不乏有人送礼给他家世子,倘若赠礼之人不是世子至交,那礼物默认放在库房。 谢行之淡淡一瞥,“放仓库吧。” 正德点头,认真记心上。 仓库和库房,还是有不同的。 谢行之缓步去到桌边,拿了佛珠往外走,待行至门口时,他步子一顿,回头吩咐正德道:“往后她再送东西来,能推则推,推脱不了的,你私下处理,不必跟我讲。” “明白。” 正德拿着木盒,跟在世子后面出来屋子。 一个往僻静佛堂去,一个则是去偏僻仓库。 谢行之身影渐远,正德拿着木盒,替那倒霉的表姑娘叹息一声。 表姑娘目前瞧着倒还安分,但他家世子最厌投怀送抱的姑娘,今日那一拉,恐是已经让世子厌嫌了。 正德回头,往佛堂的方向看去。 那是鹫梧院里的小佛堂,就在菩提树下,僻静。 世子任大理寺少卿,每每结案落了人命,世子都会去小佛堂禅坐,若是遇到大案,死伤颇多,世子还会在佛堂抄写经录。 翌日清晨,淳化堂。 丫鬟端了热水,进进出出。 老夫人屋中的熏香被动了手脚,虽然丫鬟被揪了出来,道出所下何毒,但她既没解药,也不肯供出这药从何而来。 林嬷嬷晨间正给老夫人擦脸,只希望断了毒香,老夫人的病症能减轻,倘若侯爷今日去宫里求得圣上同意,派名了太医来看看,便是极好的。 林嬷嬷刚忙完,便听丫鬟通报表姑娘来了。 林嬷嬷愣了一下,不曾想到表姑娘今日也来,且现在天刚蒙蒙亮。 “外祖母如今尚未醒来,我在府中也是闲着,不如来外祖母身边伺候着,不定哪日外祖母就醒来了。” 月吟淡淡一笑,澄亮的眼睛干净清澈,她瞧了眼桌上冒着热气的药碗,“林嬷嬷,外祖母还没喝药吧,不妨还是让我来喂吧。” 林嬷嬷倒不说有多亲和,但也算不上讨厌表姑娘,便将药碗端给了她,在一旁候着,配合着喂药,待药汁流出来及时拿帕子擦干净。 给昏迷的人喂药最是需要耐心,一碗药流出来大半,能喂进去的很少。 表姑娘倒是极有耐心,不急不躁,尽心尽力伺候着。 待喂完药,月吟洗干净手,问林嬷嬷那张空桌可否用来写字。 林嬷嬷不解。 月吟从怀中拿出本佛经,解释道:“我听说心诚之人,老天爷能听到他们心中所念,也会眷顾他们,便想着侍奉在外祖母身边时,抄抄佛经,愿外祖母早日醒来,无病无灾。” 林嬷嬷欣慰,频频点头,“表姑娘有心了。” 月吟柔柔一笑,“嬷嬷莫要这样说,这是婉星分内之事。” 俄顷,那空桌上已摆好笔墨纸砚。 月吟就着窗户透来的光线坐下,静心抄录佛经,未再发出声响。 林嬷嬷去了床边守着,却时不时往桌边看,每次投去目光,表姑娘皆在专注抄佛经,仿佛不是在做戏。 老夫人年初突染风寒,之后便昏迷,到现在仍旧没有醒来的迹象,眼瞧着气色越来越差,众人没辙才走了冲喜这条路。 想到这里,林嬷嬷心里叹息一声。 她是老夫人从娘家带来的丫鬟,在侯府的时间最长,自是清楚往昔种种 当年那件事本确实是五姑娘的不对。 五姑娘虽是妾室所出,可老夫人从未亏待她,然后她偏生干出那样的事,生生寒了老夫人的心。 而今五姑娘在前几年去世了,留下表姑娘这么一位女儿。 表姑娘这一两日在老夫人身边伺候着,可谓是尽心尽力,是个温婉孝顺的孩子。 林嬷嬷看在眼里,对她生出几分恻隐之心,不知老夫人眼下气消没,会不会顾念亲情,将丧母的表姑娘留在侯府。 “林嬷嬷,您懂佛经吗?这里有句话,我不太明白。” 林嬷嬷正想着,温婉的声音传入她耳中,闻声望去,是表姑娘执笔困惑的神情。 林嬷嬷走了过去,面露难色,“老身不甚明白。” 月吟失落,轻轻蹙眉,叹息道:“倘若我懂佛就好了,能一下就参悟。” 林嬷嬷瞧了眼那写得满满当当的一叠纸,字迹娟秀工整,可谓是用心。 月吟拿毛笔,蘸着墨,语气带着几分希冀,“佛经虽是一知半解,但好在心诚,老天爷大抵还是会听见我给外祖母祈福的心声。” “世子倒是懂佛,若是世子得空,表姑娘可以试着问问世子。” 月吟弯眉浅笑,拿笔的指骨松了些许,“是吗?原来大表哥还懂佛呀。” 话毕,她低头继续誊抄佛经,也没说要去找谢行之,仿佛满心都是当下的抄经。 待林嬷嬷转身离开桌边,月吟嘴角扬起抹极淡的笑容。 自打她瞧见鹫梧院里的菩提树后,便闪过一个念头。 她让银盏不动声色地去跟皎月阁的婆子套话,果真套到了她猜测的结果。 鹫梧院有个喜爱佛堂,谢行之有去小佛堂礼佛的习惯。 月吟要频频出现在谢行之跟前,但不可太刻意,否则昨日那丫鬟的下场,便是她这寄人篱下表姑娘的下场。 她知晓谢行之懂佛之事,需从旁人口中“得知”。 林嬷嬷就是那个不错的人选。 月上柳梢,月吟带着佛经,出现在鹫梧院。 她进屋时,只见谢行之坐在蒲团上,矮桌上放了香具和几本书,大抵是准备点香阅书。 月吟道:“婉星今日在外祖母那誊抄佛经,然而佛t经上的内容却一知半解,听林嬷嬷说大表哥懂,便冒昧前来,请大表哥赐教。” 谢行之眼眉蹙缩,将香团放入铜兽香炉里,淡声道:“坐吧。” 月吟瞧出了他的不喜,但这又何妨? 他会慢慢习惯的,因为她会频繁出现在他眼前。 两人相对而坐,月吟倒是觉得这矮桌合适,虽长,但没她手臂宽,这面对面的距离甚好。 谢行之点了香,手指把香炉往一旁挪,问道:“何处不懂?” “这里。” 月吟翻开提前备好的一页,纤白手指点了一处,上身不动声色往前倾。 然,就在此刻,她闻到身旁香炉升起的熏香味,骤然一怔,双瞳紧缩,下意识挪眼看去。 这香是…… “怎的,表妹又发现了香料有问题?” 谢行之冷不丁出声,月吟忙回心神,刚想说什么,却见烛光下男子紧抿的唇。 月吟僵住,脑中一片空白。 她想确定什么,鬼使神差地伸手,掌心挡住谢行之上半张脸,单露出那唇。 月吟不可置信地看着,宛如被雷击中,耳畔嗡嗡作响,懵了。 模糊的记忆涌来,她想起那夜扑的男子。 她按住他肩,含他唇,唇齿相贴间将他柔软的舌哺了进去…… 第4章 “我、我想起来有事,先回去了。” 月吟脑袋嗡嗡作响,结结巴巴说着。 她不敢再看谢行之,低头从蒲团上起来,急溜溜往屋子外走,刚走几步发现手中空空,她又折回去把桌上的佛经拿上,心虚地离开屋子。 脚步急促,险些踩到裙摆。 月吟无暇欣赏鹫梧院的景致,一回到皎月阁便将房门关上,心慌意乱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,嘴里喃喃自语。 “那人究竟是不是他?” 她们一行人来到京城时,并没有直接回侯府,而是被安置在城中一家客栈,等了三日才由仆人从客栈带回侯府。 当时的月吟还纳闷,为何非要在那日的辰时入府? 原是给昏迷的老夫人冲喜。